武汉晚报(官微ID:whwb82333333)讯(记者林慧婕 通讯员熊斌 熊恺)李某欠款15万元,拒不还钱,本以为名下没有产业可供执行就“万事大吉”,没想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竟然被法院冻结。今(2日)悉,武汉法院首例接纳冻结“老赖”支付宝账户的执行案件,当日推行完毕。2015年5月,李某因生意周转向陈某乞贷15万元,还款期到了以后,李某匹俦玩起了失踪,陈某无奈诉至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庭审时李某未到庭,法院缺席审理并通告讯断李某归还乞贷本金15万元及利息。
案件执行期间,执行法官甘磊通过通例查询,李某没有任何产业可供执行,也无法查实到李某的下落。甘磊与陈某相同时得知李某匹俦从事服装批零生意,推断李某应该会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服装和管理结算,决议查询李某的支付宝信息。
李某的支付宝帐户涉及1万余元的199条日常消费记载(餐饮、交通、通讯充值)和涉及金额67万余元的164条资金转出转入记载,其服装买卖结算、资金流转、一般生活消费,均在支付宝完成。甘磊立刻向支付宝公司下达协助冻结资金通知书,冻结了李某支付宝账户。2016年12月26日冻结当日,李某主动找到法院要求尽快推行义务。在执行法官协调下,李某一次性支付陈某乞贷本金15万并负担诉讼费、执行费,陈某放弃利息,当日推行完毕。
这是武汉法院通过控制被执行人支付宝账户迫使被执行人推行义务的首案。经济开发区法院管理的另一执行案,被执行人马某原租住衡宇被拆迁,名下无产业也找不到其本人的踪迹。
冻结马某支付宝账户后,马某主动找到法院,与申请人告竣息争,该案正在分期正常推行中。网络支付平台除了具备传统银行资金信息外,还具备信息结点功效,可以通过生意业务记载发现被执行人的生产、生活、投资等更多信息,对寻找被执行人下落提供偏向。(编辑:刘莹)。
本文来源:beat365在线登录-www.52zfc.com